祖孙三代放山人桓仁山参曹把头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山参之乡"称号。80后的曹把头,在刷洗山参上的泥土。夏天

沈阳张晶一行来到了桓仁的深山老林,跟着曹把头去放山。二代曹把头,给我们讲述艰苦而神奇的放山经历。放山之前,他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索拨棍”......这就是深藏在树林下草棵里的人参花。一般人是很难发现的,放山人用简单而神奇的索拨棍“探测”人参。这株红榔头的下面,就是野山参。曹把头开始挖参,先用铜钱、棒槌锁套在参叶上,“怕山孩子跑了”,这是祖祖辈辈放山人留下来的规矩。曹把头像医生做手术一样地“抬货”。这是一棵二十几年的天然生长的林下参。刚采挖出来的人参也有一整套传统的保鲜方式,用桦树皮和青苔来包裹。初战告捷,收获颇丰。让我们一行大开眼界。采挖参在东北民间也叫“放山”、“背大叶的”。清朝的时候,山里还专门设有“参柜”,专门管理放山人上山挖参。挖参人一般三到五个人,也有十几个一伙的......每年的7、8月份,就是放山的季节。放山之前,曹把头和父亲都要在山神庙祭拜山神,祈求收获与平安。曹把头家是六代的放山世家。曹把头说,他只记得小时候送过爷爷到村头。爷爷走后,他就跟着父亲放山一直到现在。80后曹把头,在继承放山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又不断地吸取现代科技知识。晾晒的人参。曹把头欣赏着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古老的放山行当,后继有人,新一代的“把头”应运而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