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09-:51陕西青年创业促进中心官方帐号,文化领域爱好者 按照《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年辽宁省选调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年1月,我被分配到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朝鲜族乡雅河村,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助理一职,开启了我在基层的工作和学习。任职以来,通过不断的走访农户,进家门、察实情、听民生,了解村民想什么、难什么、盼什么,梳理提炼出雅河村的村情要素,现将雅河村综合情况作如下汇报。一、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雅河村位于桓仁县城南12公里,隶属于雅河朝鲜族乡,辖区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2.2万亩,土地总面积亩(耕地面积亩)。该村近年来累计流转土地约亩,其中大部分土地流转给桓仁五女山管委会南江产业园区,另有少部分土地流转给村内种、养殖业大户。
雅河村共18个居民组,总户数户,总人口人。截至到年底实际常住本村户,人。村“两委”班子共6人,设1个党总支部,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88名,其中在村内居住的党员47名。雅河村29户51人建档立卡人口于年底全部脱贫。雅河村朝鲜族居民约人,部分朝鲜族居民因民族等便利条件选择了到韩国务工,以此也带动了大量的本地居民选择了劳务输出至韩国、日本等国家务工,在提升了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本村的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偏高。
(二)农业产业发展
雅河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其中,种植业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这两种作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因销售传统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偏低,近年来村两委积极转换思维,主推优质农副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提升村民收入。通过生态农产品种植、开办水稻精加工厂等方式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收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邀请省内农业专家传授有机大米种植技术、注册“雅河大米”商标、设计产品外包装、走访推销市里大中型超市、加盟“公益中国”电商平台网上带货等方式,丰富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以此提高了农副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了销售渠道。年该村的农副产品销售利润为万元,是年的2.4倍,村民尝到了走优质农产品路线的甜头,年度,雅河村计划继续推广有机水稻种植及深加工,争取基本实现有机水稻全覆盖全力打造雅河优质大米品牌,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规模化。
另外依托雅河村独特的地理优势,计划推广林下参、特色果蔬等农产品的种植,以草莓、五味子、蓝莓、林下参等特色农副产品为主,合理利用雅河村的山坡地,因地制宜的发展现代化农业,同时村集体计划投资66万元新建两座果蔬大棚,以此带动农户发展反季节果蔬种植约亩左右,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为雅河村的生态、观光、采摘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村里大力扶持肉牛养殖产业,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统筹本村的肉牛养殖户,健全从养殖到销售的各环节,打造雅河村肉牛产业品牌。两年来,村里养牛专业户增加到18家,存栏量提高到头,肉牛养殖产业已初见成效。
(三)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一方面,雅河村致力于改善村容村貌,积极争取各部门的项目、资金用于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现如今村内2.5公里生产道路及1.8公里生活道路基本已完成硬化,基本满足了村民日常的生活、生产使用;在村内主要生活区累计安装路灯盏,基本完成了生活区的亮化工程;通过村内申报项目以及上级部门的支持,建成一座垃圾集中处理场,招聘垃圾集中处理服务人员两名,投放垃圾桶43个,切实解决了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另一方面,雅河村也积极推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努力为村民打造出优质的生活环境。近年来,在县、乡的大力支持、全体村民的努力下,已陆续开展房屋整体建设规划、道路硬化、水利设施修复及卫生厕所改造等工作,同时清理卫生死角动,发动全村村民进行环境整治,爱护环境,现在全村自来水使用率%、家庭通电率、有线电视使用率%、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80%、天然气率达到70%、宽带网络使用率达到60%,全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达到75%以上。
(四)乡村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项惠农利农政策的落实,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农村书屋、文化活动室,陆续组建秧歌队、舞蹈队。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使农民精神文化得到不断加强,乡风文明进一步提升,不仅促进了邻里和谐,同时改善了家风民风,增强了村民们爱国爱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掀开了村民生活崭新的一页,构成了一幅新农村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雅河村注重将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从农民群众思想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文化墙、讲党课等形式向村民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意识深植每一位村民心中。村里定期组织村干部、下派干部、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生态立村、环境整治等专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的活动。制定《雅河村村规民约》加强村民自我约束能力,引导村民遵德守礼,同时抵制大操大办,乱倒垃圾、焚烧秸杆等不文明现象,打造文明社会风尚。切实增强村民精神富足,形成良好文明乡风。
(五)自治、法治建设进一步健全
雅河村不断完善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等制度,逐步实现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为精准施策达成有效治理做出坚实保障。同时定期召开村民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集中听取群众意见及建议,接受群众监督评价,扎实推进雅河乡更好更快发展。
(六)村民的幸福指数取得显著提升
近几年雅河村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土地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优质稻米种植及深加工产业、肉牛养殖业以及朝鲜族特色的民风民俗,进一步推广民俗旅游项目,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现如今雅河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1元,较上年度增加约元。村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幸福指数有了较大提升,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二、存在问题
(一)人才引进存在困难。
由于雅河村产业结构单一,受高等教育的人才返乡回村创业率较低,常住人口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且有一技之长的村民较少,对地方经济发展存在人才方面的制约。
(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随着村内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加大,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趋加深,随之带来的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逐步显现,根据走访数据显示,雅河村60周岁以上共有人,占村总人口的25.3%,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雅河村内日益严重。
(三)村内妇女、老人工作机会较少。
由于雅河村主要产业为种、养殖业,多是以体力劳作为主。村内妇女及老人多不能够满足工作需求,因此能够获得的工作机会较少。
三、个人建议
(一)凭借村内现有雅河米厂、养牛合作社等产业,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雅河村现有村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并且由于雅河村地理条件等原因短期内很难发展出其他类型的主导产业,导致常住村民缺少增收途径。针对以上问题,我总结以下建议:一是解放思想,创新求变,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期,大胆创新,力图求变,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适合雅河村实际情况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及吸收社会资金,更新维护现有工厂设备,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三是引进培养专业型和管理型人才,同时制定适合雅河村内实际情况的企业管理制度,来提高管理,贴近现代化企业发展模式,以此带动发展。
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来提升村集体的主导地位,加大下游产业的发展来提高村民增收途径,同时吸引更多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创业,以此遏制雅河村劳动力流失的现状。同时可为村内劳动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致富增收能力。
根据走访数据显示,村内收入偏低及建档立卡户群体普遍存在学历低且缺乏技能,因此加强村民技能培训,让村民有一技之长,是提升村民增收创效的必要途径。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优势,弥补专家无法现场教学及村民无完整学习时间等问题。结合村内实际情况,选择优势产业所需技术进行学习,提高村民技能水平,将优势产业规模化。二是不定期邀请附近乡镇技术能手到村里进行经验分享,答疑解惑,进一步村民技能水平,提高村民致富增收能力。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村内岗位机会。
雅河村位于大雅河漂流、望天洞、桓仁五女山、枫林谷等景区的中间地带,可以根据雅河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致力于朝鲜族民俗住宿旅游产业,建议结合当地风俗,统一设计,筹建有特色、高标注的民俗住宿,采用歌舞表演、体验民俗活动等多种手段,吸引县城以及周边城市的游客,以此增加岗位机会,解决老人、妇女家门口就业难的问题。
“长夜深远路漫漫,唯有奋斗砺初心。脚下泥土肩上责,扎根基层担使命。”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接下来,我将继续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以群众为镜,拜群众为师,争做新时代“一懂两爱”高素质基层干部,为乡村发展献热血,为乡村振兴献青春,为雅河村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作者:李镕合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