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新家源小区,中心区域的空地刚刚被平整过,一旁还放着等待安装的石桌石凳。这里曾被几户居民种上了蔬菜,经过小区物业“红色管家”的劝解,“小开荒”被清理,一个公共休闲区即将建成,大伙儿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红色管家”是本溪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项举措。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试点城市之一,本溪市近年来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创平安、“三治”融合筑平安、多元化解促平安、夯实基础固平安、忠诚守护保平安的“五安工程”,整合各类平台和资源,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合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红色管家”,烦心事在社区就能解决
“从前,小区环境脏乱差,居民们意见很大。”新家源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孟庆宏说,物业公司入驻后,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居民们的日子越过越顺心。
本溪市通过开展“支部共建、社区共治”等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活动,推进小区环境改造、公共安全隐患排查、邻里间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促进了和谐平安社区建设。
为了加强物业和居民之间的沟通,小区物业邀请从事社区工作20余年的退休老党员王丽华担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同时还在每栋居民楼选出1名热心服务业主的党员担任“红色管家”。
66岁的杨晓林就是“红色管家”之一,正是他成功劝说了“小开荒”的几户居民。他说:“我们就是物业和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既能监督、检查物业的日常工作,又能及时反映居民的意见建议。”
年建成的溪湖区彩屯街道彩进社区是棚改回迁小区,管理、维修问题不少。自从社区党委、工程质量监督队、物业和业主委员会组成的“红色管家议事会”成立后,居民的烦心事一般不出社区就能得到解决。
小区内有两栋居民楼建在平台上,可平台年久失修、排水不畅,多户居民每天进进出出,多有不便。“平台上沙土有这么厚!”72岁的杨金权边说边比划,“遇上下雨天,大伙儿都得在泥水里垫砖头,踩着过去。”
针对居民们反映的问题,社区组织召开“红色管家议事会”,在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相关情况被反映到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去年5月,0多平方米的平台顺利得以修缮。“这个议事会真管事儿。”居民们赞不绝口。
“法律明白人”,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在基层“这种情况,咱们村能不能给开证明啊?要咋开?”年5月,律师李洪芳接到了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乡六道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桂玲打来的电话。
原来,村里有对夫妻分居两地,妻子这次回村想起诉离婚,可当初结婚登记信息时,身份证信息有个数字写错了,法院要求村里开一份身份证明。
一边是丈夫不愿离婚,请求王桂玲别开证明,一边是夫妇二人的儿子催促尽快帮母亲开好证明,王桂玲左右为难,只得向六道沟村聘请的法律顾问李洪芳咨询。电话里,李洪芳耐心告知王桂玲证明相关事项,并建议最好双方达成一致。在村党总支书记田金龙的反复开导下,丈夫最终同意开证明。
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本溪市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市21家律师事务所和27家法律服务所与所有乡镇、村均签订法律顾问聘请协议,实现“一村屯一法律顾问”。
六道沟村村民身边的“法律明白人”,还有黑沟司法所所长何其生。“我们村平时有什么法律文书,特别是涉及村集体的,都要请何所长帮忙看看。有一次他还帮我们14户村民终止了集体土地租让协议,让撂荒的集体土地能找到新的承包方。”田金龙说。
“我平时化解矛盾纠纷、进行法律宣传,同时给村民的承包、施工合同把把关。如果涉及诉讼代理,就由专业律师出马。”何其生说。
多元化解促平安,本溪市创新“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方式,建立乡镇(街道)个人调解室和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调解室75个,设立“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个,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
“平安 家住立城小区的陈明云接着说:“去年春天,在我们小区一间出租房里有人组织讲课、卖产品,像是在骗老年人,大家在群里把这事一说,任警官立即赶到现场提醒,不久他们就搬走了。”
“现在办事也更方便了。”68岁的姚秀梅接过话茬儿,“之前有邻居问,户口该咋从外地落过来,我也说不清,就让她到 “每栋居民楼都有 夯实基础固平安。截至目前,本溪市民警共承接和自建 本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胜告诉记者,下一步,本溪将全力推进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开展基层治理创新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精细化管理水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