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创结项”时节,有许多优秀的大创论文来稿。根据大创项目研究方向不同,因此,论文类型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围绕着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历史,建筑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整理,汇总以及总结。
我们今天将分享一篇《辽宁乡村建设调研与评价》
大创信息
大创名称
辽宁乡村建设调研与评价
指导老师
董丽
组员
刘燕蓉、马乐平、何佳乐、李佳荫、张茉
背景介绍
开展乡村建设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全面地了解乡村建设成效,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的薄弱环节,从而分级分类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建设重点、方式和时序,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提高乡村建设水平
二是能够更为全面的认识乡村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内在规律,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开展乡村建设,科学统筹开展乡村建设,提高乡村建设有效性
三是乡村建设评价强调引导群众广泛参与,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群众对乡村建设的建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能帮助各地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的所期所盼,找到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以人民为中心开展乡村建设,有效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实现乡村建设“建什么、怎么建、建的好不好”由群众来评判,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项目简介
年7月,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大连理工大学成立第三方评价机构,由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董丽教授、张宇教授带领其乡村研究团队前往长海县,深入到3个镇9个村庄开展实地调研,与村干部和村民面对面访谈,并使用遥感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社会大数据等综合比对,深入客观了解长海县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结合信息系统平台对调研采集的多项数据进行汇总和量化分析,对长海县乡村建设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参与人员:董丽张雪萌刘燕蓉马乐平何佳乐李佳荫张茉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长海县三个镇共9个村落,包括大长山岛镇城岭村、小盐场村、小泡子村;小长山岛镇回龙村、英杰村、房身村;广鹿岛镇沙尖村、塘洼村、柳条村。
研究方法:在运用乡村建设评价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并结合遥感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社会大数据等综合比对,深入客观了解长海县乡村建设实际情况。
评价对象评价方法
样本选择:长海县
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乡村建设评价试点工作的意见》,综合考虑地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典型性,将长海县作为试点开展乡村建设评价工作。
地理区位:长海县是辽宁省大连市辖县,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海岛县,位于辽东半岛东侧、黄海北部海域的长山群岛。东与朝鲜半岛相望,西南与山东庙岛群岛相对,西部北部与大连市城区及普兰店区和庄河市毗邻。
行政区划:长海县辖5个镇:大长山岛镇、獐子岛镇、广鹿岛镇、小长山岛镇、海洋岛镇。镇下辖23个村民委员会,7个社区。
产业布局:长海县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目前以海产养殖业为主,沿岸浮筏养殖规模较大,影响岸线资源开发与海域生态环境。岛内有耕作田地,但是耕地面积非常有限。第三产业正在发展,以海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主。总体来看三产旅游正在开发,但是内容比较单调,三产的发展逐步在向与一产养殖业融合发展
研究方法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年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发展水平、农房建设、村庄建设、县城建设4大核心目标,18个分解目标,共71个指标。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增加12个辽宁省地域性指标;
数据采集:
现场访谈:与村干部和村民面对面访谈,现场访谈回收村民有效调查问卷36份,村委会有效调查问卷8份,并运用乡村建设评价信息平台进行数据录入和量化分析;
村景照片拍摄:拍摄村景照片张,长海县城风貌照片17张
综合评价:运用数据对比、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判,将长海县各项指标数据与试点县所在地级市大连市的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国内横向对比,与全国另外80个样本县、辽宁省其余3个样本县(本溪满族自治县、彰武县、西丰县)的指标进行比较,国际与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找出城乡差距,并结合村民满意度,系统评价乡村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乡村建设成效评价
经济评价
1.村民经济收入高,城乡差距缩小
长海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00元,远远超过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27元)。根据问卷调查,22.07%的村民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30.12%的村民年收入在6-10万元,体现了村民收入整体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63万元/人,远远高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4.57万元),表明长海储蓄充足,为投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经济基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37,远远小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5,表明长海县城乡差距较小。
长海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00元,远远超过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27元)。根据问卷调查,22.07%的村民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30.12%的村民年收入在6-10万元,体现了村民收入整体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63万元/人,远远高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4.57万元),表明长海储蓄充足,为投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经济基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37,远远小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5,表明长海县城乡差距较小。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渔业发达,促进经济增收
长海县的第一产业占比较大,人均GDP较高,三次产业结构为62:2:36,第一产业占比具有显著优势。作为“渔业富县”,长海发展特色渔业经济,海水养殖面积26.8万公顷,渔业产值高达83.21亿元,人均GDP达到12.60万元,远远高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的6.68万元,同时略高于所在地级市城区10.12万元。整体来看,长海县依托广袤丰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捕捞业等渔业经济,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
人均GDP
3.村民收入满意度高,整体幸福感较好
村民问卷调查显示,59.15%的村民对自己工作状况表示满意,42.91%的村民对当前家庭收入水平满意,49.75%的村民对家庭整体生活水平满意,这三项指标均高于辽宁省平均值。整体来看,村民对于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水平等满意度较高,生活整体幸福感较好。
当前工作状况满意度(来源:村民问卷)
当前家庭收入水平满意度(来源:村民问卷)
当前家庭整体生活水平满意度(来源:村民问卷)
村庄人居环境评价
1.地表水质优良,环境空气质量高
长海县地表水水质优良占比达到.00%,海水清澈湛蓝,能见度深达10余米,是黄渤海区域最优良的水质,属于国家无污染一类海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6.72%,环境清新幽静,大气环境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被誉为“天然氧吧”。村景拍拍村庄整洁度评价分为6.48,是辽宁省同级别乡村试点最高值。
长海县村庄水塘现状
2.垃圾转运分类程度高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初步建立,村民卫生意识显著提高。长海县先后累计编制《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促进办法》《垃圾分类减量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各类办法和单项方案共计19个,各镇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全面建立,垃圾收运设施配备齐全运转正常,全县五个镇共配备垃圾池个,垃圾箱个,垃圾房36个,各类垃圾收运车辆61台,满足全县农村垃圾收运任务。77.8%的垃圾在转运走时,会进行垃圾分类,远高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37.9%)。实行垃圾分类的行政村占比%,高于辽宁省样本县平均水平(73.4%),远高于全国样本县水平(45.1%)。
实行垃圾分类的行政村占比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
1.农村水电网稳定度不断提高
长海县有86.87%的村庄实现了集中供水(海底铺设自来水管道),高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85.63%),总体来说长海县的农村集中供水入房率较高,但与韩国水平(93.7%)仍有一定差距。村民选择电、罐装液化气作为主要生活燃料,选择煤作为冬天供暖的主要燃料,电、煤、罐装液化气成为村民主要生活用能。86.64%的村民使用的自来水供应正常,极少或偶尔出现问题;74.41%村民家庭正常供应宽带网络,且效果良好;95.43%的村民家庭正常供电,且效果良好,水、电、网的稳定度均高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
农村集中供水入房率
2.乡村学前教育布点覆盖度高
长海县行政村幼儿园覆盖率较高,全县总行政村数量为23个,其中有普惠性幼儿园的行政村数量为10个,行政村幼儿园覆盖率达到43.48%。高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35.69%),远高于韩国14.80%的行政村幼儿园覆盖率。在实地调研访谈中长海县村民大多选择将家中适龄儿童送入本村幼儿园或附近村落幼儿园。
行政村幼儿园覆盖率
3.乡村医疗建设稳步推进
村卫生室基本实现全覆盖。现有医疗网络覆盖全县14个岛屿,医院1所,镇中心卫生院4所,村卫生室26个,个体诊所14家,基本满足海岛居民看病就医的健康需求。长海县执行并规范乡村“一村一所”的建设标准,使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00%,高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95.37%),基本实现乡村卫生所全覆盖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2.54%的村民对于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水平持满意态度,在辽宁省样本县中排名第一,说明村卫生室的医疗水平基本可以满足附近居民看日常疾病的需求。
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
乡村建设问题评价
农房质量评价
1.农房配套设施现代化功能欠缺
村民问卷显示,有独立厨房的农房占比为63.92%,与韩国水平98.70%相比有较大差距,有44.3%的村民对厨房条件不满意或觉得一般。受传统院落式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方式的影响,当地普遍还保留院内厨房,且老年群体使用率高;可热水淋浴的农房占比仅为42.91%,与韩国97.90%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55.89%)也有一定差距;有水冲式厕所的农房占比仅为38.00%,与韩国水平96.60%相比差距非常大,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46.53%)也有一定差距。目前,每栋农房在室外统一安置独立厕所,但使用体验不佳,缺少无害化处理,冬天易结冰。41.68%的村民对厕所条件不满意或觉得一般。
有独立厨房的农房占比
日常可热水淋浴的农房占比
有水冲式厕所的农房占比
2.农房传统风貌特色不足
长海县依托独有的“山海”格局,应展示出别样的渔村风貌。然而,自年以来,长海县仅有8个村成功申报美丽乡村建设,其中有五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数据表明,目前只有极少数的村庄有着传统渔家特色,传统风貌有待进一步保护和传承。
另一方面,长海县缺少历史性、特色性建筑。长海县历史建筑空置率为3.90%,虽远低于全国样本县历史建筑空置率平均水平21.13%,但是长海县历史建筑总量较低,且缺少地域性特色。县域年度培训乡村建设工匠人次为0,有专业泥瓦匠的行政村占比仅有55.6%,远低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79.5%),缺少专业的乡村建设工匠人才。长海县应该积极依托各村自身优势,深挖文化底蕴、整合特色资源、打造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与风貌。
广鹿岛村落航拍图
城岭村与小盐场村农房风貌
村庄建设宜居水平评价
1.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有待优化
长海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至县、镇集中处理的自然村占比73.68%。低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94.54%)以及大连市市辖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00%的水平,同时也与辽宁省样本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理91.42%的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存在村民自行处理的现象,对生活、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由于长海县是海上岛屿,脱离陆地,镇村缺乏就近处理的设施,无法转运至市区进行集中处理,因此村内垃圾基本都转运到县进行统一处理,县垃圾处理厂处理量接近饱和,部分自然村垃圾采取了其他处理方式,造成垃圾集中转运处理率相对较低。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占比
小泡子村垃圾处理设施
有独立厨房的农房占比
日常可热水淋浴的农房占比
有水冲式厕所的农房占比
发展策略
基于长海县乡村的调研的成效与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提高县经济产业多元布局,避免粗犷单一化发展;
发展集体经济,提升海洋养殖业现代化与生态化水平;
发展乡村旅游业,提升旅游服务设施;
加强乡村特色风貌的营建,打造典型名村;
优化三生空间与人口布局,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农房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END
感谢五位同学的分享
让我们对辽宁乡村的了解又多一份
文章作者:刘燕蓉
图文来源:项目团队
图文编辑:刘燕蓉、张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