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617/4640703.html
一、相关概念
(一)乡村振兴战略
目前我国社会仍处于城市农村发展差距大,极度不平衡的状况,农村的滞后发展仍是一道大坎,要想实现中国整体现代化,最关键的环节就在农村农业发展的环节之上。为解决农村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工业福祉、生态活力、治理有效、文明乡村、生活富裕”。
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与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相结合,构建地方农民高度参与、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推进全面复兴农业产业;建设优美宜居的美丽乡村,必须将可持续农业发展放在首位,保护修复农村生态环境,打造良好居住条件。从有效治理的角度看,必须发挥农村党组织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综合领导作用,强化基层政权建设,促进自治、法治、美德至上的有机结合。
在农村人文方面,要多举办地方文化活动,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实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在经济方面,知悉了解农民的经济水平,通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来增加农民幸福感。
在实施乡村振兴总体战略中,产业福祉是农民富裕生活的重要条件,是生态活力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乡村文明和有效治理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法。
(二)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的产物,指的是多个不同类别产业或者同一个产业中的不同行业之间的互相渗透融合,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和竞争水平的一种产业组织管理形式和发展模式。产业融合的类型有三种,即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与产业重组,产业融合实现后,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会出现。
在当今,产业融合与其说是全世界的发展趋势,不如说是产业谋求经济发展后进行的自主选择。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因素是科技创新,农业中的新技术和产品通过渗透融合到其他产业中,化解了旧式的产业产品或者服务的技术路线,把旧产业的生产成本扭转,进而加快了产业的融合。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为原有产业的产品提升了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特征的改变于产业融合而言有着光明的前景。如果科技已经达到了可以满足更加多样化需求的水平,合作就会在企业间的竞争中出现,虽然其目的还是企业为了获得更长久的竞争优势,合作与创新合而为一,从而产生更深度的融合。
新产业或者新经济增长点的出现,不仅是产业融合的目的,也是产业融合必有的结果。农村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会生产出一批例如休闲农业、采摘农业、观光农业、信息化农业等新的产业形式,生产与销售相结合,农业工业与商贸业一体化的模式,对提升农村就业率,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与增加农村经济收入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推动力。
(三)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地域内,与某一产业相关联的企业或其支撑体系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利益群体从而实现不断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经济群体,注重的是企业间的有效联系,而非没有意义的聚集。
产业集聚不再走以前单一性质产业的老路子,而是让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政府、民间组织等放置于一个特定区域中相互联系,这样的集聚能让这些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有利于集群分析区域竞争优势,分析考虑与附近区域的竞争与合作,跳出了单个产业与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圈子,便于从大局上来协调社会和经济。
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并不能从个别产业中解析出,产业集群更有利于触摸到竞争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主导者,政府应当为区域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当地生产力水平的稳步提升保驾护航,以竞争的方式来促进整体产业的创新能力与生产效率,扩大市场占有率,促使区域和地方实现经济繁荣。
作为促进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催化剂”,产业集群的作用还有许多,区域里企业间的专业分工、协作联系、研发成本的降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企业间体系化发展等方面都将受益于产业集群。
当前情况下,产业集群多以园区的方式实现,在园区内,不同领域和不同性质的产业彼此靠近实现资源整合,这对于树立整个区域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也是产业集群的一种,只不过他的范围限于农村与农村之间,农村产业间的融合与重组,不仅有利于原产业的发展,还会衍生出新的产业形态。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的居民整体收益得到了巨大改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村产业融合典型模式
近年来,岫岩满族自治县立足地域优势,出台多种农业+模式,进一步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1)农业+互联网模式。推动三产走向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农业+互联网模式,利用网络电商优势,开展网络宣传和销售,让特色产品搭上网络销售快车道。集直播、培训、展示、销售、加工、统一包装和运营为一体,拓展销售渠道,对接大型农贸市场,形成“产-销-供”一体的营销平台体系,扩大农产品规模,形成农产品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高各环节的附加值,让原本割裂的一二三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
例如,积极打造企业搭台,农户唱戏的电子商务“岫岩模式”,围绕玉石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农村电商新兴业态,创新“岫岩玉+农产品+电商”、“农业龙头企业+电商”等新模式,年岫岩县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全县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居全国前列,仅上半年,快手直播平台带货岫岩玉交易额就高达10.8亿元。
目前县电商服务中心入驻电子商务企业家,全县电子商务普及率达98%,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一处,示范企业1家,示范户4户。
(2)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联农带农、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实现跨界配置生产要素,规范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有效促进农业三产融合。目前,全岫岩县通过ISO、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龙头企业有8家,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龙头企业5家。
每年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种养合同2万余份,基地,带动全县45%以上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人均增收达余元。辽宁九诺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有意愿的农民加入小柿子专业化生产基地,以小柿子养加销企业为龙头,通过构建小柿子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最大化的提升产业链条上各方收益。
(3)农业+园区模式。通过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服务为一体的特色园区,整合企业资源,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拉长全产业链条,引领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例如,岫岩于年打出了“园区”牌,在前营镇建设了食品工业园,开展招商引资,加速产业集聚。
园区的建设为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提供了载体,使产业化经营链条得到了延伸和完善。截至目前,食品工业园已入驻企业20家,达产企业12家,其中超亿元项目3家,万元以上项目15家。园区年实现出口创汇万美元,解决劳动就业人。
(4)农业+品牌模式。依托当地特色产品,创立品牌,以品牌促规模、拓市场,建立生产基地,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领经营,在引领产业融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岫岩食用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美誉,年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小区多个,种植户4万余户,产量33万吨,产值22.4亿元。
覆盖全县25个乡镇,约23万人从事相关产业,并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方向延伸,实现了产业融合的多功能性,打出特色牌。
文/诚安会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