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传统木版年画

传统木版年画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清光绪三年(年)设治建县后,流贯全境的浑江有渡口50多处,水陆码头商贾云集。经济的繁荣、交通的便利,吸引了大批的汉族移民落户桓仁,也带来了大量的民间手工技艺,使桓仁地区的民间文化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其中就包括传统木版年画。年前后,山东艺人赵会吉携子赵普宇从潍坊来到桓仁,以刻画卖画为生。后赵普宇卖画途中病居于桓仁县古城镇卢振东家,受其照顾病愈后,赵普宇为答谢救难之恩遂将传统木版年画刻印技艺传授于卢振东。由此,古老的木版年画得以在桓仁地区流传。年,生于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县柳疃镇陈家庄的陈春轩,随闯关东大潮来到桓仁县,在普乐堡镇瓦房村落户生根,也随之将家传的木版年画刻印技艺传入桓仁,后来,陈春轩又将辽东地区的山林文化特质、民风民俗等融入到木版年画的表现内容之中,形成了独具桓仁地域特色的木版年画艺术,并一直传承至今。

传统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表现主题承袭了山东潍坊木版年画喜庆吉祥的特色,既有从历史、传说、风物以及乡村生活中提取的元素,又融合了辽东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形成了富有强烈个性风格和浓郁民族民俗韵味的木版年画艺术。传统木版年画包含三大题材:传统题材作品,如《灶王爷》《关东三宝》《连年有余》等;民俗事象作品,如《二月二》《抓嘎拉哈》《回娘家》等;以及道德训诫作品,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黑瞎子掰苞米》《实心踏地》等。这些作品多来源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表达了人们渴望生活幸福、富裕、美满的愿望。

传统木版年画完整地传承了山东潍坊木版年画重用原色的特点,在刻印技法上又揉入了北方人粗犷、豪迈的性格特点,形成了其线条粗犷、风格纯朴、想象丰富的艺术特色。传统木版年画融绘画、雕刻、印刷于一体,讲求构图造型质朴幽默、生动自然,其刻印制作繁琐复杂,主要包括选稿定稿、选板切割、磨板、准备图案、翻板稿、刻制、刷色研墨、印制、装配画框等10道工序,其刻印技法别具一格,具有夸张变形有制、色彩对比鲜明的特点。

传统木版年画将中原文化、满汉文化、民风民俗、农耕事象杂糅在一起,通过古朴单纯的刻印技法,呈现了桓仁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信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年,传统木版年画入选辽宁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年,传统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辽宁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版权声明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HuaYiChan)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