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助力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

如何攻克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4月20日版面图

讲述人: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胡卫丽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浙江检察机关在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方面起步较早,在司法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早在年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正式施行之初,个人信息保护尚未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浙江省院就要求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重点探索的新领域。那一年,广告推销电话扰民情况严重,甚至拨入宁波市“”急救中心的推销电话一天就有90多个,由此检察机关向监管部门发出整治骚扰电话检察建议。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明确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地方立法。民法典施行后,杭州检察机关提起了民法典实施后全国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

在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探索和创新上,浙江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一体推进行政和民事公益诉讼。杭州对辖区内10余款消费类App存在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违法情形,督促监管部门依法履职。监管部门立即责令涉案企业依法整改违规App,并同步在线上线下开展了打击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立案调查并从严处理3家公司,集中约谈家重点行业代表。为弥补行政公益诉讼保护个人信息的不足,发挥民事公益诉讼惩戒、防范和教育的作用,我们对某公司违法收集、存储余万条个人信息的情形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删除、赔礼道歉等,捍卫公民信息“被遗忘权”,多维度守护网络空间公共利益。

我们注重通过个案办理推动行业治理。为精准营销,很多行业的个别从业者会违法购买个人信息,房地产、教育培训、医疗等特定行业,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往往成为泄露个人信息的重灾区。温州检察机关对违法医院获取1万多条孕产妇个人信息,督促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医院完善信息管理。为更好进行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检察机关联合多个监管部门出台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执法司法协作意见,实现长效保护。

我们始终依托公众参与机制,凝聚保护公益社会合力。个人信息保护同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浙江依托最高检“益心为公”云平台试点省份优势,发挥各行各业志愿者“情报员”作用,邀请他们参与公开听证、整改评估、提供专业支持。

截至目前,浙江省共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余件,浙江检察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也获得广泛认可。下一步,浙江检察机关将始终践行“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使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为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