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草河掌叫草河张。
因为旱魔当道,3年没下雨,人们都背井离乡去谋生。只有一个姓张的年轻人,每天翻山越岭挑水喝,还拿着锹镐,到处找水源。
有一天,他挑水回来,遇到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头要水喝,一口就喝掉了一桶水。心地善良的他没有埋怨,默默地又去挑水。
如此连续3天,老人告诉他:“明天你到山上,沟底有一丛绿草,刨开,那有水源。”
姓张的年轻人找到绿草刨开,清澈的泉水流成了一条大河,人们就把它叫做草河,把这个地方叫做草河张,叫来叫去就叫成了草河掌。
其实,辽东地区有很多带有“掌”字的地名,都居于河流的发源地。掌,就是发源地。草河掌其实就是草河的发源地,因此才有了“草河之源,掌上明珠”的美誉。
花溪沐枫雪温泉小镇。草河掌,山高林密气温低,曾是抗联抵御外侮的根据地,崇山密林是歼敌的掩体和战场,温泉水滑是将士消乏解困的良药。
如今,这里已成了颇具“国际范儿”的旅游胜地,绿石谷水瀑恣肆、林木掩映;云山滑雪场迎来国家队集训;花溪沐枫雪温泉小镇的寒冬里,露天温泉的腾腾热气与漫天飞雪交融。
从县城小市出发,宽阔的小草线一路向南。
两侧的田地、山林、湖水,远处的蓝天、白云、高峰……随着公路在山间盘旋舒展,或远眺、或俯瞰,赏心娱目……
这曾经是一段慢腾腾的旅途。
本溪满族自治县文联主席张永红告诉记者,本世纪初他到草河掌镇采访,“当天回不来,就住在村民家里。镇上没有饭店旅店,镇里财政收入少得可怜,想买块豆腐老百姓都不愿赊。”
因为交通不便、多山多林,这里成为杀敌的好战场,杨靖宇将军曾率部在这里修整、建立密营、设伏围歼日寇。年,著名的抗联第一次西征会议,就在草河掌的汤沟召开。
草河掌镇党委书记孙中华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这里的自然资源、抗联红色文化成为草河掌的‘金山银山’。”
孙中华介绍,草河掌镇的自然资源可以概括为“两山两河、一湖一谷、一冷一热”。“两山”分别是老平坨和鸡冠山。其中老平坨属高山草甸,绿草如茵,湖水掩映,极具北欧风情。
“两河”是草河和汤河。草河属鸭绿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汤河属太子河流域,在胡家堡村西北与汤池沟来水汇合,因汤池沟来水是天然温泉,热水流进河里,故名汤河。
花溪沐冰雪温泉。“一湖”是关山湖,集“山、水、枫、湖、船”为一体,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谷”是绿石谷,因谷中石上苔藓碧绿、大小瀑布众多而闻名,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冷一热”则是指冷水、温泉。草河掌村小水洞沟有辽东第一寒泉“鱼王洞”,冷水常年喷涌,酷暑时仍冰彻刺骨。而萃集温泉的汤沟还建有杨靖宇纪念馆、抗联西征纪念碑,并留有“靖宇石”等珍贵的红色记忆。
孙中华说,在市、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草河掌的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打造出了以温泉、冰雪为特色的省级特色乡镇——花溪沐枫雪温泉小镇。
这是一处具有国际级水准的温泉旅游度假区,拥有6大自然资源:冰雪、温泉、森林、枫叶、溪泉、湖泊。其中,温泉水是全国稀有的原脉自涌医疗热矿泉,出水温度76℃,属于重碳酸钠型水质,俗称“美人汤”,对风湿病、关节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均有疗效。
枫雪温泉小镇自年开始规划设计,现已建成运营花溪沐温泉酒店、花溪街、映山红地质奇观公园、花溪沐冰雪大世界、采摘园、小动物观赏园、芝樱公园、云山滑雪场、云山森林温泉、花溪谷公园、淡水沙滩公园、船屋休闲公园等。
孙中华说,这些项目中,最带“国际范儿”的是云山滑雪场。这是辽宁省规模最大、落差最大的滑雪场,位于度假区,由设计了七届冬奥会滑雪场的加拿大Ecosign(生态设计公司)进行雪场设计。
云山滑雪场。俺家住在“花溪沐”
“太高兴了,没想到咱们也能住上楼。”
70多岁的翁会清告诉记者,“小房换了大房,做饭再也不用烧柴火,屋子干净多了。”
翁会清老两口是草河掌镇胡堡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之前住在18平方米的小平房里。随着汤沟花溪沐枫雪温泉小镇的建设,老两口搬进了48平方米的回迁安置房。
和老两口一样高兴的还有其他喜迁新居的村民。
唐文喜老人说:“之前住平房,冬天很难挨,炕热屋里冷,风也大,到外面上厕所很遭罪。现在好了,我的新楼房80多平方米,卫生间在屋里头,非常方便。”
现在,回迁到和福佳园的胡堡村村民已有多户。他们说,现在的村容村貌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雨下雪不愁道路泥泞了,还有物业管理小区,卫生、安全,跟城里没啥两样。
更让他们自豪的,是“有人问我家在哪,我就大声告诉他们,俺家住在花溪沐。”
相关链接:
胡堡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以花溪沐温泉度假酒店为龙头的温泉旅游项目稳步推进,云溪七养、云山滑雪场、熙康云舍等部分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云山滑雪已成为全市冬季旅游品牌;老平坨景区继续彰显“塞上北欧”魅力。四年来,旅游业实现收入多万元,村民收入显著提升。
——摘自草河掌镇年政府工作报告
老平坨峰顶。绿水青山、冰天雪地
都成了金山银山
——对话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党委书记孙中华
辽沈晚报记者:您到草河掌镇工作多长时间了?
孙中华:现在已经7个年头多了。
辽沈晚报记者:那个时候您对这里的印象是什么?
孙中华:这还得借用以前老领导的一句话:“山高林密气温低,想要发展不容易”。这里虽然距离县城不是最远,但偏僻、落后却是没说的,镇上就是一条大山沟,更别说其他的地方了。
辽沈晚报记者:您觉得草河掌镇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孙中华:最大的变化就是老百姓富了、镇里经济也发展了,最重要的是精神文明也提高了。
辽沈晚报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呢?
孙中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利用“两山两河一湖一谷一冷一热”的自然资源和抗联故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老百姓也搞起了特色养殖,把资源变成财富,才有了草河掌镇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源:辽沈晚报特派本溪主任记者金松
编辑:崔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