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写细节

北京好酒渣鼻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512/8941331.html

我们这样写细节

郭继友

  好的新闻作品,其语言总是生动鲜活有细节的。如何提升记者的这种素质,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的做法是深入采访挖掘素材。记者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就一定能挖掘到鲜活生动的语言。

  年9月17日,《辽宁日报》刊登的《“4个小本本”串起百姓有保障的生活》一稿中写道:

  “‘王老抠’把3万块钱存款分给俩儿子啦!”这消息像长了翅膀,没几天就在恒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传开了。全村出名的老抠咋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好事儿的村民特意到老王家问个究竟。69岁的“王老抠”大名叫王显亮。只见老王从衣柜中拿出4个“小本本”(农村信用社《一卡通》、《信用贷款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领取证》)笑着说:“我今天越发想明白了,有了这几个小本本,我和老伴晚年生活就不用愁了,还紧攥着钱干啥?”

  这看似有些土的语言,实际却很生动传神。

  4个“小本本”串起百姓有保障的生活,就像是在“讲故事”。这个故事,具有戏剧性和显要性。戏剧性——它有冲动、可读性强的情节;显要性——它与民生幸福这一重要的新闻主题相关联。这种戏剧性和显要性相结合的特征,常常被归结为“小切口、大主题”。以小见大,选题独特,可以说是这篇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题的重大并不意味着作品的大而全,这篇不足千字的作品以一个微观的感性、鲜活的小故事作为切口和剖面,来撬动一个宏观主题。通篇精心布局、挖掘素材、锤炼语言,做到达物、传情,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

往期热门文章

两位空军司令员

王慧敏:我们正在探索新闻人的“破圈”

段存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小特写大主题,这样的稿耐看!

周总理当年的随身警卫,深情回忆西华厅的岁月

31年后,八勇士历数那深藏的南极磨难

品读这些小通讯,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些报道为何让人泪目?

记者笔下的故事咋写成?

记者写这稿为何边写边流泪?

请把握好采写人物的“度”

请把这些细节写进稿子里!

复杂情况下的标点符号用法,都是你想问的

“此稿是一则真正的大新闻”

多位南极功臣话当年:首次图解创建中山站特别险、格外难

叫座的稿子从哪儿来?

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方寸之间,能写好故事吗?

关于“上稿难”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

别了,“胖导语”!

好稿子是怎么来的?

如何写好工作通讯(上篇)

如何写好工作通讯(下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